阿瑜陀耶府 漫步世界文化遺產

逃離曼谷的擁擠、混亂、喧囂與繁 華,進入古老的暹羅首都享受片 刻的清淨,在一座座印度支那式的建築碎 片中,看看戰爭的結果。大城府有很濃厚 的高棉吳哥文化,從衣食住行都會感受到 一股濃濃的吳哥風味,所以很多人都說這 是泰國的小吳哥窟。阿瑜陀耶王國借由其 獨特的地理位置,吸收了高棉文化、中華 文化、歐洲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 諸多文明的影響,發展出了獨屬於暹羅的 璀璨而輝煌的文明。人們今天依舊能在大 城府感受到阿瑜陀耶王國的風姿。 泰國古稱“暹羅”(Siam),是一個文明古 國,很早就有人類在此生活。歷史上,泰國存在過 4個封建王朝,素可泰王朝(1238~1350年)、 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年)、吞武裡王朝 (1767~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年~至今)。 其中,阿瑜陀耶(Ayutthaya)王朝是泰國歷史上, 統治期間最長的王朝,一共歷經5個朝代、33位國 王。而距離曼谷100公里、車程約1個半小時的阿 瑜陀耶城,在600年前極為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 大、國際化程度最高,亞洲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它 是重要的國際外交與貿易中心,也是連接東西方的 重要紐帶。1765年,泰緬戰爭爆發。緬甸軍隊圍困 阿瑜陀耶長達14個月,最終於1767年攻入城內, 阿瑜陀耶王朝終結,國都被緬甸軍隊攻占、摧毀、 焚燒。擄掠之后,阿瑜陀耶幾乎被夷為平地,毀壞 殆盡。1991年,阿瑜陀耶古城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的傷城

古城經歷過戰爭的洗劫與摧毀,如 圓明園一樣只剩下殘垣斷壁和坍塌的城牆。穿 行在這傷城之中,一路上所見的盡是面容斑駁的磚 牆、立柱、佛塔和佛像,它們在風雨的洗禮中擁有過 榮耀,也經歷過難以忘卻的磨難,那些傾頹建築—紅的是 磚,黑的是熊熊烈火之后的歷史痕跡,白的是數百年的堅 持,綠的是縫隙中滋長起來的新的生命。這些不倒的最后勇 士依然堅守著這座大城,在一片安詳的氣氛中接受旅人由衷 的讚歎。 雖然部份建築物在上世紀被修建,但始終難隱其創傷。 有人批評說怎麼不修建,斷瓦殘垣不值得一看。旅人思忖, 為何要修建,把它修成完璧無瑕像一座新城的話,這還有什 麼意義呢?正正是它的滄桑,帶旅人回到歷史的現場,見證 前人的卓越與卑微、強悍與脆弱、歡樂與悲傷。在一片荒涼 中想象曾經的繁榮與興盛,學習諸事無常。 當地華人習慣稱阿瑜陀耶城為‘大城府’,大城府城 區的景點大大小小加起來很多,有觀光價值的也有20個上 下。選5、6個值得細細探究的景點,細心品吟,充實一日 的旅程。腿力不行時,坐上嘟嘟車,漫遊古城,輕鬆不負擔。

●瑪哈泰寺(Wat Maha That)

瑪哈泰寺位於阿瑜陀耶古城的中央,是阿瑜陀耶 王朝最經典也最具代表性的寺廟之一。觀光客往往都 是衝著‘樹中佛頭’的盛名而來。然而,比起‘樹中 佛頭’,周圍那些殘破不堪的磚墻才是瑪哈泰寺的精 髓所在。 瑪哈泰寺建於1374年素可泰王朝時期,為大城 府最早建造的高棉佛塔之一,寺中原有198座佛塔, 10處僧院,但如今大部份都僅剩地基與支撐石柱。 瑪哈泰寺為素可泰王朝的行政與信仰中心,佛像雖然 受到錫蘭與高棉的佛教藝術影響,但依然建造出“行 走佛”,佛像造形獨樹一格,充份體現佛陀慈悲與沈 靜的力量,呈現出素可泰王朝獨特的佛教美學。依然 屹立不倒的主塔,是一座上部呈含苞蓮花狀的純素可 泰式佛塔,這是李泰王時重建的,它原來是一座高棉 式佛塔,重建時李泰王不想受高棉影響,遂把原來的 高棉塔包起來,外面蓋成純素可泰式的佛塔,這種不 破壞前朝作品的例子在泰國常常可見,因為泰人相信 破壞廟宇或佛像是對神不尊敬的,所以都是用把建築 物包起來或蓋起來,外面再建新的這種方法,因此建 築物都會愈來愈“有容乃大”。主塔周圍張著四座室 利佛逝兼錫蘭式小塔和四座高棉式小塔,擁有素可泰 主僧院、大城蓋的主僧院、李素五骨灰院、南北兩座 內含9尺立佛的廟宇。考古學家陸續將主塔深入地下 七層的佛像、供桌以及動物造型的黃金貢箱等珍貴寶 物挖出,現收藏在昭森帕拉國家博物館(Chao SamPhraya Museum)做長期展示。

蓮花花蕾狀頂端佛塔被稱為素可泰式,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佛塔。
相傳緬甸軍侵入大城時將佛頭砍下,滾落至菩提樹旁,經過長久時間后長成現今樹根包覆著佛頭的奇景。

●拉嘉布拉那寺

拉嘉布拉那寺始建於1424年大城王朝七 世王時期,於瑪哈泰寺僅一步之遙名,它其 實並不是一座佛塔,而是一個‘墓’,它的 緣起並不佛心。當年因他拉洽提洛王(King Intharachathirat)駕崩后,大王子而二王子 為爭奪王位而相互徵戰,最終兩敗俱傷雙雙 死亡,后來由小王子包若瑪嘉拉二世(King Borommatrailokanat II)繼位,繼位后他將父親與 兩位兄長遺體在此火化,並將骨灰長存於此。 寺內壯觀的主塔為一白色高棉式佛塔,外觀 的細節非常的精緻,不論是佛像或是獸身造型雕 刻都凸顯了良好的工藝技法。拾級而上登上主塔 最高處,俯瞰整個拉嘉布拉那寺的全貌,雖然只 是殘破的遺跡,但也能讓人更清楚拉嘉布拉那寺 的設計,看清楚它在過去與現在的位置與存在。 爬上主塔進入內部,順著狹窄的一人樓梯,往下 進入塔心,來到其中的小密室,全泰國最古老的 壁畫,就會在眼前展開,一覽無遺。走出主塔, 在同樣廣大的區域內漫步,感受歷史留下的痕 跡,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主塔,感受細節之美。

拉嘉布拉那寺
金翅鳥雕像
全泰國最古老的壁畫。
俯瞰拉嘉布拉那寺
主塔周圍的鐘型佛塔

●帕蒙空博寺(Wihan Phra Mongkhon Bophit)

帕蒙空博碧寺有著壯觀的紅頂白牆造型,其中屋頂的 檐層層下落,形成了一種類金字塔的造型感。始建於1357 年,寺裡供奉的佛像原來是十五世紀時的青銅坐佛,這也 是泰國最大的佛像之一,在經歷數次的修復過程中,意外 的發現此佛像的內部竟藏有數以百計的小型佛像,從此聲 名大噪吸引無數信徒膜拜。相較於周邊其他的寺廟遺址, 帕蒙空博碧寺顯得新穎的多,形成了視覺上強烈的對比, 也因為它既有豐富的歷史背景,亦有現今恢宏的建築本 體,方便了信眾來此參拜,你會見到當地 民眾虔誠來此禮佛,寺內的各種扶貧濟弱 的樂捐箱也都持續有信眾奉獻愛心,恰恰 顯示了泰國人願意施予的佛心。

帕蒙空博寺香火鼎盛,信眾絡繹不絕。

帕席桑碧寺(Wat Phra Si Sanphet)

帕席桑碧寺是另一座和瑪哈泰寺並列大城 經典的寺廟,它的所在地點從1350年至1448 年之間,為大城王朝的大皇宮,1448年國王下 令遷移皇宮,現址就變成了寺廟僧院,作為國 王的私人佛寺。在古皇宮遺址內,有著三座建於十五世紀的灰白色錫蘭式佛塔,這三座宛如巨 鐘造型的塔身,分別存放著三位大城國王的骨灰,佛塔原本表面都是鑲金的,遭緬甸軍破壞掠 奪后,才變成只剩下灰色外牆。三座佛塔外圍的小型塔座則存放著貴族的骨灰,此處稱得上是 皇家陵墓。這座位在皇宮內的寺廟其意義上與曼谷大皇宮內的玉佛寺地位相當。 這三座佛塔有著渾厚的基底,環狀層層漸收的造型是大城古建築的典範。除了遺址區正中 央最顯目的三座錫蘭式高塔之外,其實這裡過去有著一座高16公尺並包裹了重達250公斤黃 金的大佛,可惜在當年緬甸軍隊入侵之時毀於一旦,黃金也被融化帶走,如今能夠見到的僅有 斷垣殘壁與無限的遺憾。

三座斯裡蘭卡風格的佛塔,建於15世紀,用於供奉三個大城府國王的骨灰。
帕席桑碧寺原貌模型

大城府帕蘭寺(Wat Phra Ram)

帕蘭寺始建於1369年,裡面埋葬著大城王朝第 一任國王烏通王的遺骨。烏通王在任期間, 將泰國民眾信仰由印度教改為佛教,並頒布 了泰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律。帕蘭寺整體建築 偏向高棉風格,主塔雕刻者許多精緻的佛 像,主塔周圍圍著許多不同風格的小塔, 結合了高棉塔、錫蘭塔、室利佛逝塔等的 特點,佛塔上雕飾著金翅鳥迦樓羅、靈 蛇以及行走的佛像,這裡可說是佛塔的 世界。

高棉風格寺廟
(網絡照片)

報道: 戴舒婷

Check Also

“洞”悉生命(一):傳說與真畫

書寫尼亞石洞群是一件十分困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