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角色与角色心理

长大以后虽然能明白每个人都受原生家庭所影响,
但是,原谅太难,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总是说要原谅要放下,
他们可能不知道,那样的话对我来说是二度伤害。 ——被霸凌者

霸凌通常是一群人进行,孩子们各自扮演其中角色。

2012年至2015年期间,马来西亚教育部记录了 14,000起校园欺凌案件,平均一个月1,164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于2017年针对马来西亚校园霸凌进行了一项Children4Change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儿童曾经见证同学因为外型、衣着、姿态而被霸凌;50%的人表示霸凌发生在教室;27%的受访者是侮辱性霸凌的受害者;16%是伤害性谣言的受害者,这些谣言使他们被排斥。

关于霸凌(二)

其他霸凌形式:

1)以各种整人手段恶整被霸凌者。
2)让被霸凌者遭遇麻烦,或令他招致处分。
3)霸凌者看见其他人犯错置之不理,看见被霸凌者犯错就当场训斥或报告师长。
4)被霸凌者得奖或成绩较佳时被霸凌者喝倒采,或认为是靠作弊得来的。
5)做分组活动时不愿与被霸凌者同组,若是跟被霸凌者同组,其他人就会表示不满。

每一个人在环境中,都会很自然地去寻找附属的群体,为了让自己显得和大家一样,一个人会去做和其他人都做的事,于是当别人执行霸凌行为,他也会跟着一起做。

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将霸凌事件中的各角色细分,除了霸凌者、被霸凌者、霸凌者+被欺凌者之外,其他还有协助者或附和者、局外人和保护者。不同的原生家庭,形塑孩子不同的人格和想法,也影响他们在霸凌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协助者和附和者跟随霸凌者,有时直接参与霸凌行为,有时在旁欢呼助威,支持霸凌者的行为。局外人将自己置身事外,不站在任何一方,有时也是因为害怕自己被霸凌而选择当局外人,至于保护者,也称为拯救者,他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霸凌欺凌行为,这样的人通常为数不多,有时候保护者力量不足,可能会变成被霸凌者。

校园霸凌和家暴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有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存在,有时候还有拯救者的出现。(图片文字:卡夫曼戏剧三角。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

每一个人在环境中,都会很自然地去寻找附属的群体,为了让自己显得和大家一样,一个人会去做和其他人都做的事,于是当别人执行霸凌行为,他也会跟着一起做,这样自己才不是群体中的异类,也因此,霸凌通常是一群人进行,孩子们各自扮演其中角色。

孩子复制大人行为

陈玉蓉临床心理治疗师表示,霸凌是通过很多行为和模仿慢慢形成的,孩子无意识地跟着自己所看到的去做,比如与手足间闹不愉快,他会说:“我不要跟你好了”,这样的行为是模仿自大人,每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很常会半威胁地说:“你不听话,我不要你了”不是吗?上学校后孩子也用这种方式与同学互动,一旦别人不满足他要求,或是立场与他不同,就孤立或排挤对方。

孤立和漠不关心也是一种霸凌行为。

当邻居间发生争执,父母不去理会,并嘱咐孩子不要与邻居打交道,告诉他那里有不好的事或是危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插手惹麻烦,如此孩子就学习到了要成为一个局外人。但是他并不知道,在社会里,局外人也是霸凌者的一员,漠不关心的态度也会对被霸凌者带来伤害。有些孩子,从小就是很听话很乖的一群,他们对父母言听计从,这群孩子一向不惹事,只想乖乖读书,考好成绩,看到事情他们不会去参与不会介入,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读好书。你说他错吗?并没有错,很多父母都是这样教导小孩子的。

权力的争夺是有层次,而这样的层次出现在许多家庭里,妈妈听爸爸的,哥哥听妈妈的,弟弟听哥哥的,爸爸是一家之主,站在权力的顶端,常常很多事情都按爸爸决定来做,孩子从中看到权力是个好事情,因此也用权力来对待比他弱的人。我们可能真的没有想到,一些很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是后来霸凌事件的伏笔。

取悦者可能会成为被霸凌者、局外人、协助者或附和者。

取悦者与被取悦者 互相呼应

在许多东方家庭里,常常会有一个全心全意付出的角色,一个服侍一家大小老少的妈妈,凡事千依百顺,也满足大家的要求,无论丈夫公婆妯娌或是外人都赞好,大家都说有这样的好妈妈,孩子教育得好,家里关系和谐,大家就过得开心美满。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学到了要和妈妈一样要付出,像妈妈那样就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同,成为“好人”。这种人通常会变成取悦者,自然想取悦他人,避免大家不开心,而他在霸凌的事件里,有可能会成为被霸凌者、局外人、协助者或附和者。

协助霸凌者不只是在旁吆喝的角色,当霸凌者欺负被霸凌者时,取悦者会跟随群体,去从众执行霸凌,对他来说,站在同一阵线,和群体一起去讨厌一个人,他才能被群体接受和认可,这是他的取悦方式。事后当他看到被霸凌者的痛苦,他可能会出现怜悯心,因为在他从小接触的世界里,就是每一个人要开心才是好,现在有一个人不开心,他可能会私底下偷偷地去关心被霸凌者。所以,有时候协助者的角色也很模糊。他可能同时帮忙加害者和受害者,附和、包容、成全、理解,这些正向词汇根深蒂固在他心里,鼓励他以取悦迎合的方式,去维持表面的和平。

一个被霸凌者为了自我保护会成为霸凌者,使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更弱者,就形成了bully victim。

有取悦者的出现,就有被取悦者的存在,这两个角色是互相呼应的,当一方被取悦,另一方就会更取悦,前者就会进而更加想被取悦,他们互相加强了彼此的角色。有时候,附和者并不一定要有行动,他可能就一个眼神,或者默默对霸凌者不离不弃,不厌不骂,这样的非肢体表现就足以加强霸凌者执行的心。在霸凌事件中,霸凌者就是被取悦者,欺负别人的行为,满足了他对权利的渴望,而附和者的取悦,使他得到了旁边人的许可和认同,那些称赞、鼓掌,使他感到自豪,为了得到更高的价值感,他会更进一步去霸凌别人。有些跟随者,眼见主导霸凌者的威风,也想效仿,于是会和同一群人去霸凌其他人,结果霸凌就的行为就更加多和严重。

被霸凌者也受原生家庭影响

在提到被霸凌者的角色时,陈玉蓉表示,校园霸凌和家暴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有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存在,有时候还有拯救者的出现,这使得霸凌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被霸凌者一般被认为是“受害者”,这个角色不是完全被动或是天生而来,他其实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些人是习惯性的成为受害者,在权威性父母的管教下的,或是有被家暴的经历,无知兼手无缚鸡之力的年幼儿童只能成为“受害者”。这样的孩子在校园霸凌事件中,他可能复制爸爸的暴力行为,成为施暴者,也可能复制妈妈容忍的应对方式,成为被霸凌者。

在家暴事件中,假如老婆没有原谅,假如老公没有施暴,双方能进行良好的沟通,那么家暴的恶性循环就破局。老婆的原谅间接地允许了暴力的发生,当老公无意识或潜意识地接受了这样的模式之后,双方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校园霸凌事件上,有些人是习惯性地被霸凌,变成受害者的角色,有些人是习惯性施暴者。而拯救者的出现,会加强其他两者的角色,形成坚固的铁三角。然而,这样的三角关系并不健康,也停止不了霸凌的发生,拯救者和加害者不会允许被霸凌者脱离受害者的角色,因为有受害者,他们才能存在。

扮演拯救者的角色的人,心里的想法可能是:我去帮了他,大家会觉得我好,我勇敢救人,而被霸凌者处在受害者的角色,对他来说事情是霸凌者的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间接地允许了对方。这是为何很多反家暴组织一直提倡,受害人要站出来,停止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当他站出来,他就变成了拯救者的角色,让家暴和三角关系破局。

然而,在校园霸凌事件上,一个年龄还小的小学生,心智和能力不足的中学生,要从受害者变成拯救者,是很难办到事。在一些霸凌影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当一个被霸凌者和其他被霸凌者在一起时,他们才会想要拯救彼此,从互相安慰到角色转换了,慢慢地他从中获得力量,和其他受害者联合起来反抗。但是目前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此很多时候,一个被霸凌者会成为霸凌者,因为他受够了恶意的对待,而学会使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更弱者,就形成了bully victim。

结语:

校园霸凌听起来如此沉重,在了解了暴力的源头和每个角色的立场与心理后,我们会发现校园霸凌并不只是三两个同学间的打闹问题,也不是一个班级的教育失败,而是一个社会里不同群体的影响所造成。根据受访的被霸凌者年龄来计算,本地校园霸凌三十多年前就发生,然而,霸凌事件并没有减少,而是不断增加,因为校园霸凌是很大的一张网,要逃出这张网,不是没有办法。下篇一起来探讨,面对校园霸凌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

【下周待续……从行为心理学看校园霸凌(3/3)】

从行为心理学看校园霸凌(2/3)
报道:戴舒婷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