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座山


“高度,至少以人所想象的形式,疏通了济慈认为受到阻塞的心灵,在此证明‘山顶’不仅仅是外在有形的至高点,也是精神上的至高点。"
——罗伯特麦克法论《心向群山》

那书房十分喜爱这本书的封面,群山虽然只有灰白色,但山看起来依然雄伟壮盛与气势镑薄,把封面拉开摊平,便是一美图。可惜的是,那书房对它内容的喜爱没那么多。读这本书的过程,感觉和行山有点像,一开始兴致勃勃,一段时间后会开始在心里问,还有多远?后来心里话逐渐变成:还没有到?为什么要来爬山,自讨苦吃,后来看见左手上未阅读的书页越来越少,心想,都读了这么多,就好好读完吧。终于,在最终章,读到了我一开始在等待的马洛里。

怎么会这样,听起来这阅读很痛苦呢。嗯,它与那书房的期待不太相符,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山行记录,不纯粹写登山的心路历程,而是关于山的一切事,包括山的历史,登山的历史,和一切与山有关的景象。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人一直以为阿尔卑斯山脉主峰勃朗峰是世界最高峰,直到19世纪,英国人去到印度,1858年测量师埃弗勒斯(Everest)测量了珠穆朗玛峰之后,原本安静的圣山才开始受世界的瞩目。所以,按人类的登山史,这本书把珠穆朗玛峰也就是圣母峰放在最后一章,所以我,得像行山一样来阅读它。直到最后一章,我果然就精神起来。而我喜欢这最后一章。

罗伯特把马洛里三次尝试攻顶的事迹写了下来,并从马洛里的日记和写给妻子的信件里,收集了马洛里的想法,整理成文,我从马洛里第一次出发前开始阅读‘他’,仿佛轮船刚要启程,仿佛他还活着。他说过他会回来,但他知道,他可能回不来。第一次登圣母峰的时候,他说过,给他钱请他再去圣母峰,他都不会考虑再去,但是隔年,当英国邀请他加入登山队时,他还是去了,这一次攻顶依然失败,队伍中很多人回不来,他也受伤了。两年后,他又离开妻儿,带了等多的装备,更多的氧气筒,更多粮食上山,但是这一次,他没有回来,除了他和埃尔本,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成功了吗,故事写到马洛里和埃尔本最后一次被人看见的画面,他们就这样消失在云雾里。我仿佛看见一座山从马洛里的心里凸起,看见他去登那山,看见他和那山一起消失。75年后,1999年,人们才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他像跌倒扑地那样扑在雪地上,双手张开举起,他没有腐烂,他已经化石,他和山一样,永远不会变老……

有时候,我会这么想,马洛里之所以会一直留在人们心中,一直成为登山者们敬佩的人物,也许就是因为,他没有回来,他留下了谜。如果那一天,他攻顶失败回来,他反而可能不会被记住。现在他和山一样成了神话,也许这也是一个好的结局。

《心向群山》这本书英文名是:Mountains of The Mind,作者说得是,我们如今所称的‘山’实际上是自然的形态加上人类的想象所合力构成——是一座心目中的山。山只是地质的偶发事件,山不存心杀人,也不存心讨好人。

《书里那句话》图/文:那书房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