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童年的迷惑行為

童年的迷惑行為

古晉的疫情忽然單日大幅度增進,全砂的確診人數也一直處於三位數,可我國的教育部長卻在日前公布三月始,小學生將陸陸續續回到學校上課。相距不到一個星期的天數,許多父母親對此立即破口大罵,這時候讓小學生回到學校,敢情是把他們送進毒口!然而,另一頭卻也有些雙薪家庭轉身輕輕呼了一口氣,畢竟自變更了網課的時間後,孩子們半天的作業是他們無法也沒法顧及的艱難任務。

這時,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則家長們瘋傳的調侃文,主要說,無論此時此刻,教育部有任何的決策,都會被人放上台謾罵一番,家長罵,公公婆婆罵,就連單身狗也會插一腳亂說一通。在這樣的情況下,讓筆者懷念起小時候,不是疫情還沒來的年前,而是童年時無憂無慮,沒小心機,沒有亂糟糟的政情,沒有搞不清除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沒有驅不走的病毒!

所以,今天不談小學生究竟該不該到學校上課,不分享家長如何更高效率教導孩子們作業,也不聊小孩們在上網課的心靈層面,更不說你們要如何自律,如何更好的自我保護。撇開多個月來,這些一直糾纏不清的生活繁雜瑣事,我們就來讀讀有趣的事情唄!

●匪夷所思的童趣

關於童年,巴爾扎克曾經這樣說過:“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慾望。”的確如此,在孩子們的心裡,世界是簡單、新奇而有趣的,有的時候一首歌、一支舞、一個玩具就足以開心一整天。

穿媽媽高跟鞋﹐用媽媽化妝品﹐別說你們沒做過!(圖片取自網絡)

童年的我們由於思想都很單純,所以做起事來很少會瞻前顧後,一般都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樣一來,我們都會做出很多當你長大以後不忍回頭看的事情,而且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迷惑行為,而這些迷惑行為,我估計在座的各位也許都做過,或許並沒有……當然,就像上一則媽媽們的神邏輯,這些也是大人搞不懂小屁孩的樂趣。

1)用瓶蓋喝水

用瓶蓋喝水這件事﹐是我從身邊小朋友身上看到的﹐身為家裡整潔將軍的我而言﹐這件事情是件挺無奈的事﹐可每次看到她們玩得如此開心﹐又不忍掃她們的興!仔細想想﹐小時候究竟有沒有這樣玩過其實真的忘記了。不過﹐在那個年代﹐能擁有一瓶飲料的確是一件幸福的大事﹐所以﹐第一時間肯定不會大口大口的喝﹐而是慢慢的一小口的喝。拍照時﹐問起女孩們為什麼喜歡這樣喝水﹐她們開心的說“把水倒在瓶蓋里﹐就像卡通蘇菲雅公主在享受下午茶一樣﹐很優雅的喝茶聊天。”反之男生倒是沒那麼多內心戲﹐他們會這樣喝水﹐純粹就是愛玩!

2)不走尋常路

小孩愛蹦蹦跳跳﹐走路都不會好好走﹐可發現到﹐長大後﹐我們好像也依舊學不會老老實實好好的走路﹐每當走在路邊時﹐就愛走在路肩上(指馬路邊上高出來的那一塊,也稱為路緣石)﹐如果可以飛快的走﹐也能證明自己的平衡感特好。不然就是走在地磚上時﹐會特別依不同顏色或則形狀來走﹐這時不算是走路了﹐只能說是用跳的來前進。總歸一句﹐我們走路都不會按規矩來﹐這樣才不失為屁孩的童趣。

3)對着風扇唱歌

究竟是誰發起這樣的玩法的?還是﹐只要是小孩﹐不用教都會這樣玩﹐沒錯﹐家裡的風扇也是我們的玩具之一。怎麼玩?當然不是把手放進去那麼笨﹐而是對打開的風扇﹐盡情的歌唱或者吶喊﹐當聽到傳出來的聲音因風速而變得顫抖時﹐就會更加興奮快樂。如今想起來還真的很無聊﹐但就是好玩﹐至於那個好玩的點在哪裡﹐還是毫無頭緒﹐也許﹐就是因為不知道才好玩吧!

4)拿沙發抱枕搭房子

小的時候在家裡就喜歡把椅子圍成一圈﹐然後蓋上棉被﹐當作自己的城堡。現在的孩子們﹐把自個兒的城堡升級﹐不但多了紮實的沙發抱枕當圍牆﹐還有枕頭當床褥﹐這樣一玩起來﹐就是一天了。

5)躲在窗帘後面

長大後﹐開始覺得只有小孩和鬼會躲在窗帘後面﹐但沒想到﹐以前在玩抓迷藏時﹐自己也很愛躲在窗帘後面。只是小時候不懂﹐真實世界是現實的﹐無論你躲得多密實﹐都會露出馬腳。現在想想,小時候的世界還真是簡單而美好。

6)自己演戲玩

這樣的戲碼﹐幾乎每天都會在家裡上演﹐日前載小女孩到補習班﹐途中她就跟自己的艾莎玩偶演了好幾幕的短劇﹐當中的對話語調抑揚頓挫﹐不知情還以為她在跟看不到的“朋友”聊天!小時候﹐其實我們都做過類似的遊戲﹐自己演戲自己玩﹐女生一般都是在扮演某某公主或者媽媽﹐然後似模似樣的說對白。至於男生就比較多樣化﹐他們可以是恐龍、超人、昆蟲、警察等﹐可以演壞人也可以演好人﹐甚至可以一人飾演多角﹐只要是電視里看過的角色,男生都會拿來玩一玩。

7)坐車下雨時看窗外的水滴

忽然煥然大悟﹐這是小時候就延續的舉動﹐筆者真的好奇﹐其他小朋友是否也愛玩這個。下雨時﹐坐在車裡﹐看眼前的水滴變成水流﹐再看水流互相交匯流走﹐然後再重新找個水滴看。感覺沉悶卻能消磨沿途的無聊時光。

8)漿糊護手霜

小學時﹐最愛玩這個遊戲了!把漿糊塗在手掌上等它風乾,等確定幹了以後還一定要把整片完美無損的撕起來,如果失敗了就騙別人說自己脫皮﹐屢試不爽。偶爾還會和同學們來場比試﹐看誰能完美無缺的把它撕下來。

9)想辦法把磁鐵同極吸在一起

眾所周知﹐磁鐵擁有北極(N)和南極(S)兩種磁極。異極相吸、同極相斥。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總喜歡做這種無謂的挑戰﹐那就是把同極吸一起﹐比如N和N﹐或S和S﹐明明知道不可能﹐但拿到磁鐵總是忍不住試一試。

10)當老師

拿一張紙貼到牆上﹐鉛筆當藤條﹐弟弟妹妹當學生﹐自己就是嚴格的老師。這個遊戲真的百玩不膩﹐尤其是老師這個角色﹐家裡的孩子們常爭破頭﹐最常聽到的就是“又是你當老師!可以換我當了嗎?”……而且她們教課其實都很隨意﹐但罵“學生”卻有條不紊﹐相信這都是從學校學來的吧!不過﹐實話實說﹐這些小朋友長大後不知是否記得自己曾經有多愛當老師!

後語︰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上學時傻傻搞怪的行為,總之所有愚蠢單純行為的最終結果就是“好玩”﹐我們不玩手機﹐不看電視﹐所以任何再無聊再小的事都能讓我們樂一天。我們都慣於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哭過後﹐明天又是全新一天。因此﹐孩子們﹐世界再混亂﹐不要丟了你們的好奇心﹐更不要失去每一個迷惑行為的瞬間﹐這些都是無法復刻的回憶﹐值得大家銘記不忘!

撰文︰薇恩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