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認識擁抱情緒

認識擁抱情緒

每個孩子心中都住着一隻小野獸,
需要一個叫怪獸冒險樂園的地方,
那是一個很安心的冒險樂園,
可以盡情發泄不滿、恐懼和憤怒,
每個小孩變身成小怪獸,
帶着自己的情緒,
來到怪獸國探險,
遇見更多不同的怪獸,
大肆地玩了三天三夜,
終於在精疲力盡過後,
回到溫暖的家……

在傳統式的教養方法下,父母可能不太認識自己的情緒,因此當孩子鬧脾氣時,通常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其實情緒不該隱藏起來,讓我們帶着孩子一起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習面對它。

到底什麼是情緒?

情緒可以簡單分成正向與負向兩類。正向情緒包含開心、期待、滿足、幸福、愉悅等;生氣、厭惡、害怕、失望、無奈等則為負向情緒。

情緒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除了影響安全感的建立,情緒發展不好,注意力會受到干擾,難以專註。

古晉藝樂園(Fun Art Club)創辦人楊欣怡受訪時透露,我們希望讓孩子們通過藝術創作和遊戲來聽見情緒,認識情緒,擁抱情緒,因此有了這次的野獸藝術創作營。

“從創作過程中,參與的小孩體驗使用各種媒材,包含自然物件、舊玩具、塑料瓶等打造一隻心中的怪獸,發掘生活中各式各樣材料,也思考材料對於環境的影響。”

讓孩子認識心中的野獸,進而舉辦一項野獸創作營,楊欣怡的靈感來自於一本獲獎無數的經典繪本《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野獸國》。繪本的故事講述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野獸國,這是一個小孩處理自己內心衝突的心理歷程。

麥克斯小男孩惹惱了媽媽受罰不許吃飯, 他決定離家出走來到野獸國。在那裡他成為野獸之王,率領一眾野獸在森林裡大鬧了一場,所有野獸都叫他是最野最野的野獸。

就這樣,麥克斯征服了他內心負面情緒化的野獸。這野獸也是對他發號施令,對他濫用權力的媽媽,即大人的象徵。

最後,他突然餓了,想回有人愛自己的地方了,便又坐船回到家裡,他發現他的晚餐就擺在桌子上,還是熱的呢!

不難看出,野獸國實際是孩子的心理投射。當一個孩子情緒失控,家長看見的是小孩的哭鬧,或許當時已經開船前往他心中的野獸國,和一群野獸在瘋癲。等發泄得差不多了,小孩突然說肚子餓了,大人就知道小孩已經從野獸國中回到現實世界裡了。

楊欣怡說,通過幻想,繪本里的麥克斯消解了對媽媽的憤怒,然後睏倦、飢餓和心平氣和地返回到真實的世界裡……正是通過幻想,孩子們完成了宣洩,也有了發泄心中情緒的管道。這是他們馴服“野獸”的最好方法。

課程創作

創作營內容,欣怡不敢馬虎,落足了心力構思,手把手一步步帶領着參與的孩子揭開自己的內心,認識住在那裡的野獸。

怪獸雕塑

首個創作內容是怪獸雕塑,小朋友們在老師引領下利用舊玩具、塑料瓶等,打造一隻心中的怪獸(狂野)。

“從創作過程中,我們一起發掘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材料,也思考材料對於環境的影響,從中灌輸孩子們環保知識。”

怪獸抱枕縫製

小孩心中安全感是情緒淡定的關鍵因素。在第二個項目中,欣怡老師帶領孩子們縫製屬於自己的怪獸抱枕。只見孩子們用心的在布上畫出自己心中的勇敢怪獸(安全感),再塞滿棉花縫製成抱枕。

小孩所縫製的每隻怪獸都有各自的特異功 能,隨時可以保護脆弱的自己,是不是很神奇啊?

塞滿棉花縫製成抱枕。每隻怪獸抱枕都有各自的特異功能,可以保護脆弱的自己,建立起安全堡壘。

自畫像創作

在多媒材自畫像創作中,欣怡帶領小朋友把“自己”創作出來,藉以更了解自己(內心情緒)。

小孩子先在布上畫出自己心裡的勇敢怪獸。

5歲小女孩的作品。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天才。

水槍噴畫

當然,小朋友的活動少不了戶外體驗,其中水槍噴畫,讓孩子勇敢地噴出心中的色彩,噴出心中的喜悅、涼快和色彩(快樂)。

小孩也畫出心中的恐懼,再利用水槍、石頭把恐懼消滅(恐懼加勇敢)。

水槍噴畫,噴出心中的色彩和快樂。

對於欣怡老師而言,不管好或壞,給予孩子時間、機會去認識和擁抱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至於藝術,欣怡老師希望大家明白,創作沒有任何限制,唯一受限的只有想象力。它在生活中不是“畫得美不美”的才藝課,而是孩子生活中的養分,讓孩子看見每一種美的可能性,欣賞美,懂得美,學習尊重別人,最後變得自信,會勇敢選擇自己所喜歡的。

本報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