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待家里开始焦虑,那孩子焦虑呢?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先的生活次序,让人措手不及,一些居住在感染较为严重的城市的人,顿时陷入了恐慌和焦虑的情绪之中。每天只能重复刷新数据、看疫情实时动态,一边为善心者或正能量点赞、感动,一边却处于焦虑状态,还有些人不能复工,只能在家办公,并且要每天跟上司详细报告自己一天的工作进度,生活倍感压力。

即便在家,孩子通过网络,也能和朋友有交流。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最起码还能线上和朋友哈啦耍嘴皮,低落情绪暂且得以缓一缓。尽管隔天睡醒看到数据增加,又觉揪心,情绪也总是跟着数据的波动而改变,那待在家的小朋友心理上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小女孩在限制令第十二天,忽儿泪眼婆娑的跟她母亲说不想长大,“我不要长大,我不想死掉,我很怕,大人的世界有病毒。”看看吧!小朋友没表示,不说,并不代表她们心里建设良好。只是,她们不懂如何表达心里的不舒服和不踏实感。显然,孩子们宅在家就算正常玩乐,吃饱睡满,家长也要稍微留意一下。

大人正好可以利用延迟开学和复工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意识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会传染

在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情绪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当一家人被迫待在家中,多了时间日夜相对,这期间,就会有好与坏的衍生。好处是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唯一缺点是,感情徒增了也会磨损彼此间的耐性,尤其是当父母的对着孩子们不假思索就把自己对现状的焦虑和负面情绪一一展现在家人面前,就会多添事端了。最糟的情况是成年人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莫名其妙对小朋友发火,就会导致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处在一种紧张的环境中。那么,究竟我们要如何才能安定家人和小朋友的情绪,一起稳住最佳心态共度疫情呢?

1)真实的表达

当前这种形势,每天陷入铺天盖地的新闻中,家长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当这种情绪出现时,我们就应该真实的表达出来、接纳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憋在心里然后大爆发。我们应该彼此倾吐,小朋友可以告诉父母或哥哥姐姐,或者爸爸妈妈也可以坦白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如父母其实也是会紧张,也会感到害怕的。这样彼此之间就不会因为无法说出口,而突如其来的发火,让自己和家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疫情影响,孩子宅家时间长了,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玩,自然就开始烦躁。孩子爱发脾气是个令家长头疼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因为孩子情绪管理能力,不能通过学习获得。最佳的途径是通过与他人交流、互动习得。

要知道人都是有情绪的,没有人不会感到害怕的,就算是平时扛起整个家的爸爸都会因为这次的疫情而害怕,怕连累家人受病毒侵袭,怕工作出现问题,怕生计没着落,这些都是顾虑的来源。所以小朋友学会真实的表达,自然也能影响爸爸妈妈对你们表达真实的感受,而且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紧张情绪的排解,会让我们相处的更加舒服,也有利于家人关系的团结。

2)学会释放情绪

小朋友天生就是爱玩好动,面对这次的疫情,不能踏出家门半步,肯定把你们憋坏了吧!就连平时捧在手心的手机、电子产品也没地位了,一心就想着要出去溜逛。家中的小女孩也一样,在家待了足足两个礼拜,连大门都没踏出,一开始还好,可是现在性情却变得越来越烦躁,早上不愿起床,不然就是玻璃心,甚至有点躁郁,只要爸爸随便说一句,就会让她发脾气流眼泪。每天总能在她口中听到“无聊”或是“陪我玩”这些台词。

薇恩姐姐知道,也有因为表达不出而闹情绪的小朋友,无论大人如何劝说,还是无法理解为何连平日能去的住家公园现在却不能踏足了。这时父母亲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千万别跟你们来硬的,相信你们也不吃这一套。反之,若能好好聆听你们的想法,和你们一起排解心中的无奈,就能有助于你们发泄情绪。

还有,爸爸妈妈平时很少在家,这次全家聚在一起,小朋友也可以多想些有趣的团康活动,然后让父母都能参与,毕竟你们很常上网,肯定看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适合一家大小参与。甚至你们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做手工、画画,玩桌游等,通过这些小游戏,不但能排解你们的情绪,更能让爸爸妈妈融入你们的生活,和你们一起学习长大。

3)对自己的情绪感受自我负责

小朋友除了快乐、伤心和生气这些比较常见的感受外,也要试着去认识“无聊”和“烦躁”这些属于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任何感受都是没有分对错的,只是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应对感受,去了解这些感受。

比如当你们感到无聊或者烦躁的时候,就要去认识和消化自己的情绪感受,当你纳闷为何不能出去,爸爸却能出去买东西时,试着和家人沟通,从中去了解固中原因,然后把自己疑惑说出来,让大人得以认同你们的感受,并做出适当的动作去安抚你们的不解和无奈。

提高自己的情感管理能力,虽说是小朋友,但也需要有机会去练习。如果父母比孩子更着急去解决问题,那么你们就没有机会,自我提高情感管理的能力,也就没办法对自己情绪感受自我负责。所以要在适当的时机告诉父母,请他相信你们,放手让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4)增进和家人的互动

最近,网上有很多流行的视频,那就是在家学做美食,如搅拌400次韩式咖啡、油条、蛋糕、披萨、小馒头等。不止大人橱艺进步了,连小朋友都沾上边,成了小小厨娘,每天都忙着在厨房跟着大人学习烹饪的乐趣。

平时在家,根本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去研究一日三餐,爸爸妈妈不是工作耽搁了就是放工回家累了,关于吃,我们都习惯了草草了事。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在家哪都不能去,不如磨练一下厨艺吧!厨房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和家人一起烹饪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起动手做一件事,为家人做美味的菜肴,这个过程就有了和家人的互动,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

5)多阅读,看电影和适当运动

身处疫情中,成人的焦虑可以通过搜寻科普资料、交流和思考释放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小朋友心理调节机制不成熟,受到认知、表达、情绪调节和经验的限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所以,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或者是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阅读一些课外书。年纪比较大的小朋友也可以自设时间表,每天设定一个阅读时间,把之前买的图书或课本拿出来读一读。阅读不但可以丰富你们生活的同时,也能让你们吸收更多知识,进而丰富自己的见闻。因为书中的知识、道理不是父母讲的,而是通过阅读得来的,这样的知识更牢固,也更能让人珍惜。同时,也能培养你们热爱阅读的习惯。

另外,可以每天挑选一部精彩的电影观看,电影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舒缓情绪,还可以提升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可以引发你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当然是做运动了,小朋友宅在家里,若是不经常运动,总是坐着或者躺着不利于消化和血液循环。所以即便在家,小朋友也可以做一些室内运动。运动,是调节情绪激素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情绪趋于稳定。

★寄语

每天24小时待在家,薇恩姐姐才知道,妈妈、奶奶、老师、保姆肩上背着这些身份的人都很厉害,因为一天12小时对着小朋友一点都不容易,不止让她们吃喝拉撒那么简单,还要照顾她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等。之前网络就曾经分享一则可笑图说,说父母亲在这段期间会从可爱的小恐龙巴尼变成一只可怕喷火的火龙。果不其然,身为两位女儿父亲的弟弟,每天都在进行身份转化,早上才笑笑,不稍片刻,立即耐性全失变火龙,每分钟都在扯大喉咙嘶叫。所以说,无聊漫长的等待期间,父母同样需要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用爱和支持保护孩子的童心。疫情终将过去,带着坚持和希望,我们终将迎来正常、美好的生活!

撰文/摄影: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