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循環經濟的距離(一):循環經濟行不行?

今天, 當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呼吸,我們所面對的不是“氣候變遷”,而是“氣候危機” 。不是“ 將會” , 而是“正在”。應對這項危機,是每一個人的燃眉之急。

由於氣候危機、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如重兵壓境,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SDGs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當時,有193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前,努力達成這17項目標,包括馬來西亞。

另外,身為2016年巴黎協定簽署國之一, 我國政府宣示要制定2 0 5 0 年淨零碳排的架構,並於“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NDC)中,承諾 2030 年前將減少相較於2005年45%溫室氣體排放量。

2022年6月,當時的馬來西亞首相署(掌管經濟)部長慕斯達法(Mustapa Mohamed)曾表示單憑政府一己之力無法實現2030年永續發展措施,民間領域首先須認識到這項共同責任。我國期盼能藉著《第12大馬計劃》將被證明對環境有害的傳統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模式,轉變為永續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模式,以讓我國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能保護環境與地球。


2022年11月,【砂拉越綠色未來永續生活】研討會中,來自砂拉越和外國各領域的參與者針對碳排放、零廢棄、經濟模式等議題進行交流。砂政府單位、大中小企業將SDGs加入機構或組織的基本目標中,我們能不能如所冀望的,將本地消費與生產作業模式轉成循環經濟模式?

效仿自然生態作業模式
自從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開始,世界各國一直都是採用線性且無法循環利用資源的方式,從事生產及消費活動,即:開採原物料→加工製造成商品→購買商品→使用商品→丟棄或焚燒。這種模式不斷消耗有限的資源。千禧年之後,隨著資源越來越少,產品成本也越來越高。為了解決資源無法負荷需求的情況,科學家開始研究循環經濟的可能性。


循環經濟模式是一種效法大自然能量與資源循環的思維。在自然生態系裡,樹木從土壤中吸取養分和水份,從太陽光獲取能量,從空氣中獲取二氧化碳,製造出食物,有了這些資源植物才能成長,並將營養儲存在葉子和樹幹部位。之後那些敗壞的枝葉從樹上掉落到土地上,成為真菌、苔蘚、昆蟲等生物的生長地和食物來源,枯枝落葉經這些生物的分解,化為養分回歸土壤,重新滋養樹木。如此,系統中的能量就能不斷循環,生生不息。科學家認為,如果人類能夠模仿這種循環模式,便能讓資源不斷循環,減少對自然生態的傷害。

近年來,循環經濟模式在國外許多國家城市被採用,並逐漸成為消費與生產模式的主流趨勢。它被視為一種可永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也是人們能與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共生的方法。相較於傳統的線性模式,它重視資源再利用、降低浪費、減少廢棄物等原則,透過產品設計、物流優化、鼓勵回收等方式,讓每項資源的副產品或損壞的商品,都能進入新的循環,成為新的原料或素材,除了更環保之外,也能降低生產成本,幫助企業與資源共生,進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它將傳統線性經濟模式“原料-生產-使用-丟棄”,改變成封閉的循環圈,讓“原料-生產-使用-再生原料-再生產-使用”在圈子裡重複地、持續地運轉,透過重新設計,提升能資源效率,減少資源的投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甚至做到零浪費),減少排碳量,並且從源頭避免污染,以更少資源來創造更多價值,讓資源可回復、可再生。

左:線性設計從地球開採資源,生產產品,物品使用後就成為廢棄品。右:循環經濟的思維則是透過回收後再經過處理,讓資源回到原料循環供應的系統裡。
這不是垃圾是資源。

線性經濟的侷限
每年全球開採價值3.2兆美元的原料生產消費物品,卻有高達80%原物料只使用一次就丟棄或焚毀。從工業革命起,兩百多年來各行各業的生產者從自然環境中開採原料、加工製成產品,消費者使用後丟棄,這徹底改變了農業社會的循環型經濟,我國自獨立以來,也自然跟著世界的模式來發展。我們和其他國家一樣依賴森林資源、化石能源、土地等,追求國力與經濟成長。這就像是我們不斷從銀行戶口中取錢,卻很少或是從來沒有放入存款,如此,就算戶口裡有再多的資本也遲早被取光,而我們現在幾乎用完了地球的存款。地球上不能再生的金屬、礦物、石化能源,已經趕不上工業社會的需求。而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資源,例如土地、森林、河流則快速超載,我們必須意識到,地球的極限即將到來,我們就快破產了,很快就連一毛錢也沒有(事實上我們已經在砍伐鄰國的樹木,提取別人家的資源)。我們必須停止這種依賴,想辦法將手頭上已經提取了的資源善加利用,來維持我們的生存需求,讓國家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脫鉤。

正如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在《循環經濟》一書中所寫,在線性經濟裡,唯一能獲利的方式就是販賣產品。生產者因此設計出越來越便宜,越來越“短命”的產品,鼓勵消費者經常汰換,生產者才能繼續售出越來越多更“短命”的新產品。於是,我們一隻手不斷採集資源來製作,另一隻手不停丟棄物品(資源),並且培養出浪費、不惜物和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我們必須改正這錯誤。我們必須睜大眼看見一個事實:自然資源已用光!

線性經濟、回收經濟、循環經濟三種模式的比較。

循環經濟的挑戰
半年來,我與一些本地製造商和企業者談論關於循環經濟的可行性,我發現他們當中有些人對循環經濟模式缺乏了解,部分認識循環經濟的人卻因為了解,而認為這種經濟模式要在本地實際執行,並不容易。為什麼?循環經濟聽起來,不過像是將回收升級而已,不是嗎?


障礙一:多重材料混合,減低可再生性
《循環經濟》一書中解釋:“循環經濟的思維,是透過對價值鏈的檢視,一開始就盡可能採用最少資源,設計出易於拆解、維修且耐用的產品,讓資源盡可能在系統裡循環得越久越好,利用時發揮最大價值,在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回復價值、平級回收”。事實上,在本地,許多商品(廢棄物)的回收都是降級回收,產品或材料的經濟價值和材料的功能,經回收處理後被削弱及降級。因為既有的產品及產業的流程設計,並沒有將資源循環利用考慮在內。多重材料混合回收,常造成原料品質低落,再生產品使用之後,將無法再回收,材料最終還是被丟棄。這只是在線性經濟模式的過程中,轉個圈子後,再進入垃圾堆裡。產品裡的資源無法變成下一個產品的材料,無益於減少原物料的開採,也還是會有廢棄物的產生。另外,回收再用的過程中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和技術,才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障礙二:缺乏完整循環系統,上下游需接力
其次,在循環經濟模式中,產品是依據“可再生”的原則來設計,為了要讓資源可以不斷循環使用,必須一開始就選擇無害、無毒的材料,替產品規劃與特質、屬性相應的工業或生物循環,才能不斷被重複利用、發揮每一分價值,也要規劃好可促進資源再生的基礎建設。就是一開始把事情做對,讓每個環節都能產生效益,不盲目追求生產量的提升,主動地減少浪費和污染。這也需要依賴每個環節與大環境的配合,沒有一個產品可以自己獨立‘循環’,就像枯葉需要真菌的協助一樣。這就是循環經濟模式的困難之處之一。業者與業者之間、業者與消費者之間要能接軌與配合,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本地食品生產者洪詩川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循環經濟需要新科技和研發,但是中小型企業能做到的科技研究有限,另外,產業上下游和市場的支持與承接能力尚未足夠,因此循環經濟模式的進行,在本地來說並不容易。”


障礙三:再生成本高 市場需求少
另一受訪者洪詩謙提出:“理論上可行,但實踐上不一定行。有些資源是可回收可再生的資源,本地製造者也具備再造技術,但在現實狀況無法完美執行,比如再生玻璃。玻璃可回收,但再生過程工序繁多,與沒計入生態成本,用石英砂製作的原生玻璃比較起來,再生玻璃成本高,難製作,多了一個回收過程,此外,再生玻璃雖能作為傢私與建築材料,但本地市場還不夠大,未能提供再生玻璃足夠的生存與發展條件。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再生塑料樹脂上。


障礙四:回收系統不夠完善
馬來西亞固體廢料管理工作大多由政府外包給承包公司去執行,承包公司負責收集與處理,但不包括資源回收。資源回收的工作大多數由個別的中小型回收公司或非盈利組織來進行,資源循環再生需要一些科學技術的投入,然而中小型企業大多缺乏這方面的資本或經濟能力。

障礙五:國民環保意識低
根據科學家統計,馬來西亞在全球塑料污染排放統計中,是排名世界第三的國家!在世界人均塑料垃圾量中排名第六,平均每一個大馬人一年丟掉69公斤的塑料。很多人到現在還不知道如何將垃圾分類。

小結:循环经济听起来十分理想,但是这个理想是不是太高,太难实现呢?接下来我将继续探讨,陆续报道。

報道:戴舒婷
圖片:網路圖片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