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沐胶不吃海鲜,就等于没去过沐胶,所以,就算吃不起大鱼大肉,也要找点加了海鲜的定食来犒赏自己。
◆乌迈生鱼片Umai
在哪里:沐胶老巴刹

沐胶省居民超过一半是马兰诺族,而马兰诺族世代与河流为生,大多从事渔业和硕莪食品加工业,因此,来到沐胶,绝对不可错过马兰诺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乌迈生鱼片。
乌迈是马兰诺渔民们在海上谋生是常吃的食物,渔民捕获海鱼,肚子饿时就拿两条鱼,处理了做生鱼片吃。在沐胶,很多地方都能吃到乌迈,就连在老巴刹也能找到,买了之后,到巴刹小贩中心吃,气氛更上一层次。

乌迈有两种,一种是Umai Campur,新鲜海鱼去骨,切成细条,加入红葱、大葱、辣椒和酸桔,混合起来,拌均成凉菜,细条鱼肉在与几种辛料的混合下,产生化学作用,生鱼肉逐渐变白变熟。鲜美鱼肉与酸辣配料打成一片,看起来清新,吃起来清辛,人和味蕾都立刻精神起来,身和心都被点亮。吃多几口后,你可能觉得腻,这时舀一勺乌迈入口,接着手抓起一把硕莪粒往口里送,乌迈就多了一点微甜微咸,还有沙沙的口感,品尝就更有趣味。

用不同的鱼肉做乌迈,口感和效果会不同,而选用什么鱼做食材,其实还得看渔民当天渔获如何,黄雀鱼(Ikan Pirang)比较多见,鱼肉嫩而多汁,长鳍鲱鱼(Ikan puput)因少有而难得。
另一种乌迈是Umai Jep,Jep是日本(Jepun)的简称,而Umai Jep就是类似日本生鱼片的海鲜,将鱼去骨切成薄片,沾酱料生吃鱼肉。由于是生食所以这乌迈要趁鲜吃,才能吃到最佳味道,不过有些人喜欢将鱼片浸在酱汁里几分钟,等鱼片入味才吃。
◆ABC红豆冰
在哪里:如意园茶室 (沐胶新城,马来亚银行(Maybank)斜对面)

炎热六月,笔者在沐胶乱走乱吃乱逛,大热天下总不可能一直吃鲜,于是记者对友人说想吃冰,她随即拐个弯把车子开到不起眼的如意园茶室。一进店便看见人人桌上一碗ABC,奶白色冰堆上一点红,看不出特别,但我依然忍不住也点了同样的。
冰上桌,笔者动手搅拌,配料立刻浮出,仙草、凉粉、玉米、龙眼西米露,份量不薄,无色冰品瞬间变成五色冰品,难得的是,其味道很古早很纯净,不过甜,无另外添加物,淡奶是主要味道,其他配料保持各自不同的味道和口感,半吃半喝,呷起来有趣味。而最重要的是,冰碎也刨得粗细刚好,不花时间溶化,也不会一下子就消失,咬起来可享乐,却也不伤牙。
◆炭烤鱼
在哪里:沐胶老巴刹

马兰诺妇女一大早就在菜市场中间部分的马路旁摆摊烤鱼,街道一处炊烟袅袅,烤香味扑鼻而来。一尾尾30公分长的沙丁鱼,整齐放置在炭炉的铁网上,从银灰色烤至变焦黑色,被割开的鱼身露出鱼肉,外缘呈栗红色,内部则白皙。马兰诺妇女不停游说路人:“你选多油的比较好吃,一条才十令吉”。
买下一条,马上移驾到二十步距离的小贩中心,找位子坐下,点了一杯黑咖啡,和友人及咖啡档主一起吃起鱼来。烤鱼没有加任何调味料,味道很干净单纯,我没沾辣酱吃,也不想沾辣酱,细细品味那纯粹的烤香和鲜甜,还有肉质的柔软,在淳朴的小地方吃东西,真不须华丽酱料,就像当下与陌生人同桌同吃,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回到一种单纯的性质。
◆鲜料面
在哪里:义利咖啡店(拉叻小镇)
大头虾炒煮面

嚼劲Q弹炒到够火的面条带点干与焦味,沐浴在加了酱油和红酒的汤汁里,味道浓郁、多样、丰富,然而,加入虾的鲜味后,汤汁就多了一股鲜甜,喝起来感觉就像饭后甜点,本来是够了,多一点是锦上添花,更加好。虽然那天大头虾不是100分的新鲜(开斋节渔民休息之故),但是味道也不是太差,虾肉丰厚,吃得很有满足感。像小脸盆这么大的一碗,全吃下是百分百的饱,19令吉一碗,价钱很合理。
糟菜粉干汤

这糟菜粉干汤的独特之处,除了在于糟菜发酵后的独有酸味,让人胃口大开之外,还有就是汤底那阵若隐若现的鲜味。一开始品尝,酸味的确占了优势,后来鲜甜上场后,笔者不住一直在酸里寻它,要知道淡水虾的鲜味其实不强,一阵子就过,所以会让人一直找它,这样的一会酸一会鲜,叫人把汤汁喝完也不腻。
汤里那外形粗大如麻绳的米粉条,吸饱了汤汁浓郁的味道后变得入味,喝一口酸香的汤汁,吃一口弹牙的粉干,光是想象就让人,就叫口水直冒。
鱼片冬粉汤
鱼片与冬粉分量相当多的面汤,除了鱼片还有猪肉片、萝卜、青菜、黑木耳和猪油渣,因此,精彩度和丰富度根本不输给大头虾面。虽然配料多,不过汤汁味道清淡,充满青菜的清气与葱油的幽香,而马鲛鱼片只带嚼劲不带腥味,如果你是淡口味者,这汤正合你口味。

报道/摄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