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砂拉越 人口少‧ 传统文化渐流失

印度同胞在我国是人口数比较少的一个民族,只占我国人口的7%,在砂拉越印度同胞人数更是少,只有0.3%,因此无论是在工作或是生活环境中,以及人际关系上,砂拉越其他民族能与印度同胞接触机会并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印度同胞,也许就是学校老师,或是在食档前甩饼的饮食业者,所以,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

屠妖节(Deepavali / Diwali)又称万灯节、光明节,落在印度历Kartika月(十、十一月间)。关于屠妖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古时候世界被妖魔所侵扰,妖魔不准百姓点灯,后来在天神战胜妖魔后,人民以点灯来庆祝这场胜利,也表示一切美好的开始。

趁着屠妖节的到来,记者特别邀请历史文化爱好者安妮塔古哈(Anita Guha Mac Gillivray)接受本刊采访,为我们详细解说关于本地印度同胞的点点滴滴,好让我们能更加认识我们的同胞。安妮塔是名退休教师,目前是志工团体《砂博物馆之友》的志工,近年来她非常热衷于本地民族文化活动,积极举办多场讲座与分享会,致力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维系。

人数少族群多

安妮塔坦言:“不仅是其他民族对印裔不了解,甚至新一代的印度人也不清楚自己种族的历史和文化,因为在砂拉越印度人是个少数民族,加上时间的流转,时代的变迁,还有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印度文化已在本地印度人社会里渐渐流失,这是很可惜的事。”

节日期间信徒们在家里点油灯,象征着 “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后来也被看作“内心之光”。

印度人也和华人一样细分为多个不同族群,根据2015年的统计记录,印度同胞占砂拉越人口的0.3巴仙,大约7900人,这七千多人当中,以淡米尔族(Tamil)为最大族群,其余则由少数的泰卢固族(Telugu)、马拉雅拉姆族(Malayalam)、旁遮普族(Punjabi)、古吉拉特族(Gujarati)、信德族(Sindhi)、嘛嘛族(Mamak)、卡卡族(Kaka)、锡兰族(Ceylonese)、辛海利族(Sinhalese)、果安族(Goans)等所组成。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方言和文字,虽然兴地语(Hindi)是印度国语,但是我国印度同胞很少使用兴地语,而多使用各自的方言和英语来交流。而在我国由于淡米尔族人数最多,所以我国印度小学的教学媒介语采用淡米尔语。

“不只是语言的差异,各族间使用的文字也不尽相同,印度文明是非常古老的文明,以前的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的小王国。”安妮塔在笔记本上写下兴地文与孟加利文的‘M’字,两个字体,结构相似,但是写法不同,差异度极微细,恐怕只有各自族群才会知道,“的确,即便是地道的印度人也不会懂其他种族的语言和文字,就像福建人不会说福州话一样。”

图片所示乃两种不同的印度文字的M字写法,左边为印地文,右边是孟加利文。

三波流入东地

印裔同胞也和当年的华人祖先一样,是从印度的不同省份来到这里寻机会讨生活,印度人东来砂拉越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印度时期、第二:白拉者时期及第三:英殖民时期时。印度时期指的是马六甲王朝和更早的时代,那时候印度人已陆续到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经商,当时马六甲是一个停泊点和贸易点,印度商人在那里进行售卖与收购活动,一些印度商人来到婆罗洲,带来香料和布料,但是他们来这里只是做买卖,不是迁移,没有定居。

每逢喜庆节日和婚嫁的大日子,印度同胞会以象征好运的印度地上绘画来装饰住家,色彩缤纷鲜艳无比,就犹如印裔女同胞身上的沙丽一样精致。

十九世纪中叶,白拉者统治砂拉越,布洛克家族在本地发展农业种植,鼓励种茶,于是引进了印度茶树,也因此带来了南印度淡米尔族,从事农业的淡米尔族在马当一带落脚种茶,而从商的印裔穆斯林则聚居在古晋市,也就在那时候他们建立了印度街的清真寺(当时印度街尚未建立)。二战过后,布洛克家族计划结束这里的产业,并将砂拉越转权给英国,当时许多印度人选择回去印度,只有不到四十个家庭留在这里继续经商。

英国政府接管砂拉越后,他们需要一些会说英语,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来协助整顿与重新建设各个机要部门与执行公务,于是英政府聘请了许多印度人来到砂拉越,一来是因为比起英国,印度比较靠近这里,能够调派大批人,二来是印度气候接近本地,印度人容易适应。因此,第三波来到的印度人多数从事公务员、教师、医生、警察等工作。而在第三波之后来到砂拉越的印度人不再是一批一批的方式流入,他们大多数是以个人方式来到这里工作或居留。

安妮塔的父亲是乘着第三波外流潮来到砂拉越的印度人之一,他来自西孟加利邦首府的加尔各答,是位孟加利族,1957年,二十几出头的他,觉得印度人口拥挤,他想要出去看世界,也想进一步认识其他热带地区的草药,于是接受了英政府的合约聘请,携妻带女到砂拉越当医官,委任期一期四年,作为成立砂拉越医疗系统和制度的先锋者,他对新工作和新环境不胜喜爱,四年期满他依然续约,1963砂拉越脱离英殖民,马来西亚成立,持英国护照的他与妻女自动变成马来西亚公民,后来他们也决定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在这里有很多朋友,他们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喜欢这里的人和食物”安妮塔笑说。

早期到东南亚的印度人大多数来自吉陵伽,以前的人称呼称呼印度人为吉陵人意思是,从吉陵伽来的人。然而,随着时间与社会文化的转变,“吉陵”这个称呼变成了贬义,指品行不良的印度人。

●不要叫他吉陵

部分的老一辈的华人和马来人会以“吉陵仔”、“吉陵鬼”、“吉陵纳”来称呼印度同胞,本地印度同胞对于这样的称呼非常反感,觉得带贬义。究竟“吉陵”这个俗称是怎么来的?阿妮达解释:“印度人东来马来西亚的第一时期,印度共和国尚为成立,当时的印度有很多的王国,其中在东北岸的一个王国名叫“Kalinga”吉陵伽,由于这王国地理位置在恒河盆地至基里斯那(Krishna)河口,靠近孟加拉湾,乘商船往东航非常方便,因此第一个时期到东南亚的印度人是来自吉陵伽,在当时,当地人把Kalingan简化为Keling,称呼印度人为吉陵人意思是,从吉陵伽来的人。然而,随着时间与社会文化的转变,“吉陵”这个称呼变成了贬义,指品行不良的印度人,这听在印度同胞的耳里非常不是滋味,感觉身份受歧视,所以,请不要叫我们“吉陵”,这称呼是我们觉得不被尊重。”

印度同胞不喜欢这个称呼,就像马来西亚华人不喜欢被称做“苦力”一样。再者,现在的印度同胞不是来自吉陵伽,因此吉陵人这称呼也不再适合,我们要改口说:印度同胞。

除了“吉陵”之外,“Orang Hitam”这字眼也会让印度人感觉不良好。“说印度人深色皮肤是件很没有礼貌的事,印度人不喜欢黑色,极少穿黑色服装,黑对印度人而言,带有歧视的味道,是一种负面性的区分。美国也不再以肤色来形容一个人,现在都说非裔美国人。我经常说我是马来西亚印度人,这是个身份的表明,让人知道我来自哪里。”

制作印度地上绘画的习俗在印度所有地方都有人奉行,但各区域风格不同,北印度人称地上绘画为Rangoli,而南印度人称之为Kolam,可使用的材料包括彩沙、彩米、彩粉。

●同等对待 没阶级之分

种性制度(Caste)是曾经在印度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它将人民分为四大阶级,分别是婆罗门(祭司与教师)、刹帝利(军人和统治者)、吠舍(商人、工匠)和首陀罗(奴隶),贱民则被种性制度排除在外。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后,种性制度在法律上被正式废除,但实际上在生活中仍然常常可以看到种性制度的影响。

那么我国的印度同胞有没有承袭这种种性制度?安妮塔摇头:“没有”。移民是不是种性阶级在马来西亚平化的原因?“我认为这不算是移民,当时印度人来这里是抱着经商和寻找工作机会的想法,后来是顺其自然留下来定居。在那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国,能出国的基本上都是商人(吠舍),我觉得种性制度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重要。1947年后,种性制度在印度社会有了改变,当然还是有人在意。不过,印度社会如今有了另一种阶级制度,传统制度以身份和职业区分,新时代以经济能力区分”她思索后回答。

屠妖节不被列为砂拉越公共假期,这是不公平吗?安妮塔没有对我的问题陷阱点头,她压根不觉得这是值得费神和在意的事,“那根本不重要,自小那都不是公共假期,但这从无损我和家人的庆祝,以前父亲每年都会在这一天请假,他许多的异族同事朋友对我们一视同仁,都会来我们家拜访,就算是现在也一样。

身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一部分,身为印度裔的一部分安妮塔希望异族同胞以平等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与他们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和所有我国民一样拥有同样权力与机会。这无关政治、无关肤色,无关宗教,就纯粹是同胞,是和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努力生活与贡献的一份子,给予他们尊重,就像对待同族人一样。

报道:戴舒婷
图片:网络图片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