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流传‧融入他族生活中 印度文化在地生根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马来西亚,或者独立之前的马来半岛、槟城、砂拉越、沙巴和新加坡,都受到印度文化的启发,吸收来自西边的分子,并与在地文化汇合交融,使这一地区的社会和文化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除了宗教之外,在文学、语言、服装、饮食等各方面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印度文化的踪影,而这也形成了独特的马来西亚人民文化。

如果没有印度人,马来西亚就不会有扁担饭,也不会有那么多香料和咖哩。

煎饼、咖哩、拉茶 来马印度人新创食品

说到我国美食肯定少不了印度风味,印度人善于使用香料,这与新马两地原住民和华人的食材、做法、食味非常不同。无论再怎么学习或模仿,非印度人就是煮不出印度食物的味道。在我国印度食物可大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印度食物,延用传统的印度美食手法烹制,而另一种是印度人来到新马一带后,将印度与本地的饮食文化综合起来,产生的新食物,这一类食物又称马来西亚食物。

先来看看,印度传统食物,由于我国印度同胞超过百分之八十来自淡米尔族,因此这里的传统印度食物也偏重于南印度风味,有各式各样的印度饼,比如多萨(Thosai/Tosa/Dosai)、普里(Poori)、洽巴提(Chapati)等都是南印度食物,而南(Naan)和其他使用Tandoor火炉烹制和烧烤则是北印度食物,由于北印度靠山,大部份的食物来自畜牧业,因此北印度食物偏多肉类和奶制品,比如烤肉羊和奶酪。至于印度香饭或黄姜饭则是南北印度都有的食物,而罗杂也是传统印度食物。

印度人来到马来西亚后,将印度饮食文化与本地化汇合交融,印度煎饼就是从这样的文化交融里产生。

你也许以为印度煎饼(Roti canai)是传统印度食物,但其实在印度并没有Roti canai这种饼,这是印度同胞来到马来西亚后,新创的食品。安妮塔古哈解释:“它与印度传统食物的区别不是在于材料,而是在印度并没有“甩饼”这种制作手法,Roti Tisu和Roti Prata也同样不是印度人的传统食物。”印度同胞所创造的马来西亚食品,还包括了咖哩和拉茶。

安妮塔表示:“在印度语中并没有‘Kari’这个词,只有相近的卡迪(kadi),那指的是所有含香料汤汁的食物。早前的印度人把这种烹煮方式带到这里,采用各种香料搭配在地食材,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咖哩这种食物。再后来,不同种族也按各自的喜好做改变,就有了马来人咖哩和华人咖哩。至于人人赞不绝口的拉茶是应用了印度人拉茶的手法,在印度,拉茶指的是一种借助空气的流动,让热饮迅速降温的做法,而不是饮料,Teh Tarik这个名字本身就不是印度文,在印度茶称为‘chai’”。

越是听她说,我越是发现原来我对印度食物有许多的误会。最叫我惊讶的是,每逢农历新年家家户户必备的阿杂(accar)原来也是从印度腌菜演变而来。我突然对‘Made in Malaysia’即‘马来西亚制造’这个词有了另一种新的诠释和看法。

独特饮食文化 开枝散叶

印度商人的到来,不仅是把香料带到了我们的厨房,还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如果没有印度人,马来西亚就不会有嘛嘛档和扁担饭。嘛嘛(Mamak)是对马来西亚淡米尔裔穆斯林这个族群的俗称,在一开始时,嘛嘛这个词的起源完全是良性的,可是它后来经常被用来作为印裔的贬义词。嘛嘛档就是淡米尔裔穆斯林经营的食档,传统的嘛嘛档是在路旁摆摊经营,但较新生代则以转为餐馆或咖啡屋的方式经营。嘛嘛档的食物和饮料的价格相当实惠,广泛受到各种在人民的喜爱,在这里大家可以与朋友聚会,坐着聊天,甚至彻夜观看各个体育赛事,这几乎是一种平民的消遣去处。

嘛嘛档就是淡米尔裔穆斯林经营的食档,食物与价格实惠。(网络图片)

扁担饭(Nasi Kandar)也是印裔穆斯林的食物,Kandar是扁担的意思,早期槟城的印裔穆斯林小贩,将米饭和各种咖哩菜肴放在扁担两端,挑着扁担在码头、工地、路边兜售。随着时代与人民生活的改变,今天的扁担饭不再是放在担子上,而是摆在店面的白钢盘里,尽管如此,看见店面墙上的老槟城相片,还是会将这食物与人民劳苦做联想。就是那样的时代,才有了独特文化的诞生。

使用香蕉叶盛放食物也是印度人的文化。(网络图片)

使用香蕉叶盛放食物也是印度人的生活文化,到南印度旅行的话,就会发现南印度人在家里吃饭都用香蕉叶不是用盘碗。本地一些印度餐馆也承继这种文化,为食客提供香蕉叶餐点,这样除了食物更具味道之外,也很环保,不必使用一次性餐具。
本地纺织品 藏印度倩影

印度同胞对本地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以肉眼可见的不单只是在饮食方面,在其他种族的服装和纺织品中,也藏着印度文化的倩影。马来女性喜爱穿的宽松套装Baju Kurung是从旁遮普族传统服装中的上衣演变而来,只要将两件衣裳放在一块儿,就会发现它们非常相似。另外,砂拉越马来女性的嫁衣所搭配的丝绸头纱Keringkam也是从印度服装演变而来,Keringkam被称为编织艺术,手工缝制的金色花边和图纹细致精美,价钱昂贵,安妮塔说它由来,这提醒了我,印度商人除了带来香料之外,也带来布匹,印度是丝绸的产地之一。

宋吉的织纺技术是采纳印度古老编织法。

马来族的高级纺织品宋吉(Songket)是13、14世纪贸易时期崛起的商品,丁加奴织纺师认为宋吉织纺是印度商人于Sumantran皇朝时期带到Palembang和Jambi的,对纺织工艺有相当了解的安妮塔以肯定的口吻说:“宋吉的织纺技术是采纳印度古老编织法”,不仅如此, 她从本地土著的编织物Pua Kumbu上也看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子。“Pua Kumbu有几种编织方法,其中一种是以倒退方式进行编织,那是印度的织纺技术。”

马来女性喜爱穿的宽松套装BajuKurung是从旁遮普族传统服装中的上衣演变而来。
Keringkam是种编织艺术,手工缝制的金色花边和图纹细致精美。(网络图片)

影响了马来文学和词汇

其实,印度人对马来西亚带来的文化影响并不是始于英殖民时期,也不是在马六甲王朝时期或是室利佛逝王朝时期。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印度人最早向东南亚地区迁移的时间,是在公元初一世纪。而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在印度文学中已有关于东南亚的叙述。印度的著名史诗《罗摩耶那》中曾经提到两个地方:一个叫做“黄金半岛”,所指的地方大概就是指马来半岛的南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古代印度梵文文学典籍也直接提到马来西亚半岛。由此可见印度和东南亚的关系,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对东南亚一带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因此,在语文方面,马来文也明显受到了印度文的影响。一些马来词汇源自印地文、梵文或淡米尔文原文:

另外,我国一些耳熟能详的马来文学作品,其实都受到了印度神话如《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和《罗摩衍那》的重大影响。其中一些最古老的作品皆源自印度文,包括梵语和帕拉瓦文,有些文学作品和华人的《红楼梦》一样,被用作学校课本教材,包括:《罗摩圣传》(Hikayat Seri Rama)——改编自印度神话《罗摩衍那》、《梅隆马哈旺萨传》(Hikayat Merong Mahawangsa)、《Hikayat Panca Tanderan》 ——改编自古印度著名动物寓言故事集《五卷书》(Panchatantra)、《仁慈鹦鹉传》(Hikayat Bayan Budiman)——改编自印度文学作品《鹦鹉故事七十则》(Sukasaptati)。

虽然种姓制度的社会观念没有在马来西亚继承下来,但是学者们认为这种制度其实表现在今天马来西亚的封爵制度中,过去印度王室喜欢以封赐荣誉的方式来奖赏功臣们,今天我们的统治者也会在重大的日子,对作出贡献的社会领袖赐予Sri、Tuan、Sang等国家封册。

记者有话说:

虽然,印度同胞在砂拉越和马来西亚只占了一小群,但是这样的一小群人,不但在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对本地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仔细留意,你就会发现,其实印度文化,存在我们日常生活多个方面里,而且肉眼就能看见。

报导/摄影:戴舒婷
部份为网络照片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