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由来 年兽的“冤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是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星期四就迎来了除夕夜,小朋友都知道,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很多,从年除夕到元宵节,每天都有不同的规范须遵守。这些习俗当中,虽然有些已被遗忘,但仍然有不少的被保留下来。可今年和以往大不同,我们没办法遵从老一辈留下的风俗美德,因为疫情关系,只好选择了避开和放下,让大家度过一个既安心又安全的新年。

谈到“年”,无论小孩或大人,相信你们都曾听过年兽的传说吧!说起这个“年”啊,又叫做“夕”,凶狠无比,每到过年时就会闯进村子里吃人。后来,乡亲们聚在一起,用满目的红色和满耳啪啪声吓走了这只凶兽。这以后,每年腊月三十,古人就举家欢聚,放鞭炮试图吓跑这个兽,于是就有了“过年”这个习俗。

这则传说几乎成了现代人的一门“常识”。然而,却找不到任何古籍中出现过有关年兽或者夕兽的记载,有者相信,它们极有可能只是近人脑补出来的一个段子,和“传统文化”关系不大。那么,除夕和过除夕的习俗到底是从哪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除夕故事的起承转合吧!

●除夕是如何成为一个大节的

虽然“自古以来吓年兽”的传说听起来更像是一则经典故事,但它蒙对了一件事:除夕确实是一个起源于驱邪的节日。有者认为,除夕来自古代的“大傩”〔nuó〕风俗。傩祭是中国民间一种旨在驱鬼逐瘟的跳神迷信。古代人在面对疫病时往往无能为力,只好想象“疫病”由鬼怪造成,寄希望于迷信仪式来保佑平安。这个傩祭,便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形式。

在傩祭时,人们会戴上奇怪的面具(有的地方以化妆代替面具),跳着特定的傩舞,奋力驱赶想象中的瘟神。这种傩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叫傩戏的传统戏剧,在明代以后一度几乎流遍全中国。今天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存在着多种傩戏和傩舞的身影。而说到傩祭的历史,那叫一个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许多关于傩的记载。

《吕氏春秋》没说明当时的大傩具体在十二月的哪天举行。不过,到了汉魏时期,大傩的日期已经被确定在腊日(腊八的祖先)的当日或前一天了。范晔《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所谓“先腊一日”,就是指腊祭的前一天了。这种祭祀后来也被称为“逐除”。

咦,“除”字出现了!别急,“夕”还在路上呢。虽说大傩通常在腊祭的前一天进行。但那天总有人会犯懒,于是拖到腊日当天才举行大傩。南朝萧梁时人宗懔《荆楚岁时记》的注提到了一种三国曹魏时期的习俗:“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松柏,杀鸡着门户,逐疫。”“正腊旦”就是腊日当天的早晨。这里记载腊日早晨要做的放烟火、作桃神等工作都带有明确的“驱邪”色彩,这显然是大傩的后继。

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记载:“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这些驱邪的习俗要在“腊除”之日的晚上(夕)举行。没错,伴随着这种新做法的解锁,“除”字和“夕”字也终于走到了一起。不过,时间还对不上。别急,春节还在路上呢!

从先秦到南北朝,我们今天所称的春节地位逐渐变高,而腊祭的地位则相应地有所下降。所谓节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到了晋代,逐除疫鬼的傩祭终于忍不了不争气的腊祭,断然地和它分了手,转而投入了春节的温暖怀抱。《晋书》卷十九《志第九·礼上》记载:“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岁”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节的简称,这里说人们会在春节那天早上举行辟邪仪式。

抱上了节日新贵春节的大腿,除日也就忘却旧主,不愿意再叫“腊除”了,而得意洋洋地改名叫“岁除”。《魏书》卷一百八之四《志第十三》就记载,北魏时期有“岁除大傩之礼”。事实上,到北魏时,大傩很可能已经提前到元旦岁日的前一天举行了。《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列传第三十八》记载当时的北魏政权(南齐蔑称其为“魏虏”)“岁尽,城门磔雄鸡,苇索桃梗,如汉仪。”这个“岁尽”,大概指的就是年末的这一天。从此,这个时间逐渐延续了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过的除夕节的起源。

●古代人的除夕

看罢了除夕的上位之路,小朋友大概已经明白,它原本可是个以驱逐瘟神为核心的节日。跟春节在一起以后,除夕和春节的节俗发生了明显的融合,绝大部分主要风俗都很难说清楚具体属于谁。但论除夕自带的节俗,大部分还是与驱鬼有关。具体怎么个驱法?

持着万物皆有灵的观念,中国古人封了五大家神,其中有两个是广义上的门神,是古人一度极为看重的腊祭的祭祀对象。已知最早的门神大概是老虎。古人门前画虎的风俗由来已久,历史也记载着,“岁终逐疫……画虎于门阑。”可见画虎成为了傩日的传统。

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早期的人格化门神,“神荼〔shū〕”、“郁垒〔lǜ〕”也与老虎有关。据知,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在有恶鬼作乱的时候会用芦苇绳缚厉鬼,拿去投喂大老虎,于是古人在门框上画上大老虎,吓唬小妖精。既然神荼、郁垒能捉鬼喂虎,那请来一起看家,想必是极好的。到了汉代,门神已经拥有了人格化的形象。

之后,各式门神就越来越多。不过后来,受《西游记》中二将军宫门镇鬼的故事的影响,秦琼和尉迟恭就有了一统门神天下的趋势。而伴随着腊祭的式微,门神祭祀也从在腊祭时进行,改到在春节前后进行了。

●挂桃:辟邪不靠剑谱,靠桃木

古代中国人认为桃木也可以辟邪,所以在除夕这天会挂出一些桃木制品来祈求平安。后来,演变成直接挂桃树枝的风俗也出现了。不过,可能挂个树枝还是显得有点敷衍,于是古人也用桃板避邪。所谓“桃板”就是桃木的木板,上面可以画画。这下可好:《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的人“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这一来,桃木辟邪和门神辟邪就合二为一了。与之相似的还有“桃符”。桃符一词在古代有多个义项,其中一项是指只写了字,没有绘图的桃板。这个桃符,后来演变成了春联。

●爆竹:烧烧烧的火把,炸炸炸的火药

古人在晚上举行祭祀等重大活动时,都要在庭院内点燃火把来照明。庭院内的火把,叫做“庭燎〔liáo〕”。前面说到,古人的大傩经常称为“腊除夕”或“除夕”,活动在晚上进行,火把也就必不可少了。

问题是,如果要烧烧烧,烧点啥好呢?古人发现,如果以竹子作为火把的燃料,它在燃烧时就会发出“啪啪啪”的爆裂声。而声音和火光,正可以用来吓唬瘟神。于是古人开始特意地焚烧竹子。《荆楚岁时记》的《注》引用当时民间的说法称:“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可见,燃烧爆竹的习俗最晚产生于《荆楚岁时记》所作的南北朝时期。

而至于爆破火药的爆竹,则要等到宋代才出现。唐朝的中国人在炼丹时发明了黑火药,这种火药直到17世纪都是人类掌握的唯一一种爆炸物。唐朝时,黑火药已经进入了军事领域。到了宋代,中国人开始把火药技术应用到民间娱乐当中。

当时,戏剧会使用火药炮仗发出巨响烘托气氛。这种“爆仗”可比竹子要响得多,于是很快就被吸收进了新年的节俗当中,迅速取代了传统爆竹。到了元代以后,关于新年焚烧竹子的记录就已经很难找到了。

后语

如今的我们,对于疫情也束手无策,我们也只能期望这个除夕,能真正行到除旧更新,把旧疫送走,迎接新生活。也冀望过了农历新年,全球疫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已经消失,要坚信,今年不能拜年,明年一定能!

综合文︰薇恩
图片取自网络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