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背后的焦虑

翻开报纸看到一则新闻,大大的标题写着“虽然全球确诊新冠肺炎人数出现明显下降。不过,世卫专家仍警告说:尚未脱险, 离尾声还远。”短短几句话却给许多人打了支提醒针,如今限令放宽,但人民仍需为自己的健康着想,能不出就不出,不能做的事情千万别做,别因确诊数字的减少,而踏出了错误的第一步!

防疫期间,不只父母的身心灵负担变重。同样的,在家上课的孩子也背负着重重压力。大人们尚可以在察觉情绪快要崩塌时,赶紧和友人视讯聊天、敲杯对饮,任何烦忧之事立马大吐为快,简单的举动就能将情绪暂缓起来。可孩子们若心生烦躁时,却只能对着毫无头绪的父母对牛弹琴,或在那小小的胡同里空烦恼!

防疫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模式,大家的疲惫和烦躁也渐渐浮现。不是只有大人觉得焦虑而已,孩子其实也面临一场看似自由的生活巨变。

在这不太平的一年里,就连长辈们都会遇上情绪崩溃之时,更别说小朋友在持续了将近快一年的“居家防疫”中,也不知不觉烦躁了起来。别看他们年纪小,平时好似没心没肺的,一开始不用上学总是充满新鲜感,可长期没和同学相处,没见老师,少了规律的约束,更不用早起身,混乱的时间表,对孩子而言,这样的生活渐久后,也开始出现隐藏性焦虑问题,只是他们不懂察觉,也不见得会说出来。

●居家上课,对孩子们产生什么影响?

其实对孩子而言,不能规律上学乍看之下像是自由假期,但是潜在的冲击是很可观的:

1)社交疏离:

无论是哪一种性格的孩子,在学校都会接收大量的社交刺激,引导他们去合作、模仿、跟随、领导或是观察和解决问题等。学校教育是一个集体的形式,孩子们可以互相学习,而这之间也有一个情感支撑,可以比较完善的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但在家里就跟“集体”隔离了,缺乏同辈之间的沟通,在家当个孩子王,社交能力就会相对变弱了。

2)作息混乱:

少了上学这步骤,许多孩子就会变成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吃饭时间不固定,或是长时间在白天睡懒觉等,都会让孩子的作息更加混乱,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全家动力低迷。

家中有读幼儿园的小朋友,倘若这段时间没参与线上课程,终日在家吃喝玩乐,任时间流淌在无聊之中,就会虚度了幼儿的学习黄金时期。

3)支持系统中断:

孩子出门上学,有时候可以在学习环境中找到他的支持力量,因为同龄之间可以提供的同理,是家人和手足无法完全代替的,玩乐中的孩子可以释放情绪并得到支持回应。而居家上课,孩子缺少反馈和沟通,就会形成情绪压力比较大。

4)成就感低落:

在学校环境中因为老师的指示和学习目标,孩子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成就感来源,那怕只是安静坐着不要说话、排队、等待,都是点滴成就感的累积,在家容易因为规矩不够明确,或是其他分心因素,让孩子少了目标,也就少了成就感。

5)活动量减少:

孩子在外的活动量远大于家里,无法释放体能,也会让作息改变,更会让情绪敏感的孩子感觉受限,适度的活动可以刺激孩子的肌肉和情绪发展,释放压力。

6)手足问题增强:

孩子在家的角色和学校截然不同,在家里明显会有所有权和安全感的问题,这些都是原始本能,有些孩子像是被制约了一样,在家里就会显得特别胆小、特别霸道、特别退化或是特别喜欢表现,来满足他们心理的安全需求。长时间共处在一室,兄弟姐妹们特别容易起争执,并不是不爱对方了,只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看着对方,肯定会产生厌烦之感,甚至只要一点芝麻绿豆小事,都能吵翻天!这种感觉就像情侣之间相处太过频密,一点自由感都没有。亲情也要有点距离才能相安无事。

●面对孩子遭遇的潜在冲击,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做:

1)尽量维持孩子的作息

这点需要考验爸妈自己的作息,也要假装自己的作息仍然正常,甚至需要制造让孩子愿意维持作息的一些动力。光是要求,却没有动机,很难让孩子执行。所以若父母其中一方与孩子待在家,那么就跟着孩子的居家上课时间表起身准备。毕竟长期违背生物钟,比如昼夜颠倒、睡眠过多、过度补觉、频繁熬夜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

2)尽量将家里学习订出特定时空的规矩

在仅有的空间内,和孩子说好特定的吃饭空间、学习空间、游乐空间,即使空间上有所重叠,也要用时间去划分出来,甚至将桌椅和玩具依照不同时间重新配置,正如大人一样,从仪式感里面养成规律。

在情绪问题面前,尽管自身发展出来的安全调整模式能帮助孩子更快的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恢复对生活的热情或动力,但家长的正向帮助能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3)也让孩子有线上社交活动

孩子可以和比较熟悉的朋友视讯,也可和其他家人视讯,更小的孩子,可以借由父母的陪伴,增进他们的社交需求,较大的孩子会自主透过网路社交,这时父母可以稍微理解他们的社交需求,并从旁多关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赋予孩子协助家务

适度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任务,并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同时通常必须搭配动机引导或是鼓励赋能,千万不能只是要求命令,反而会造成双方不快。

5)检视自己对孩子的言语

在家里爸妈经常会发现自己总是需要不断叮咛、提醒、甚至要求孩子收玩具、好好吃饭、早点睡觉、帮忙洗碗很多事情,总是在一边要求,一边自己更生气,久而久之,关在家越久,气氛越差。父母可以检视家里的对话,正面的和负面的比例为何,是不是负面的话语比例已经超过一半?说出口的是不是都是命令和抱怨,你到底要我说几次?你是不是听不见我说的话?你再这样我就……这类的话通常让自己很无奈、生气,而且也得不到好的回应。笔者发现这问题越发严重,很多陪读大人甚至不知不觉中总会扯开嗓子大叫,这也使到孩子有样学样,稍有不顺,或者和手足说话也会失去耐心,一样大声叫嚣。

6)在家消耗体力

可以依照父母自己本身喜好,还有孩子的兴趣,去开发大家可以在家消耗体力的方式,也可以是以前全家没有一起做过的新鲜事,去消耗孩子过多的精力,减少全家都在使用3C的时间,也增进全家的实际互动。

rpt

综合文:薇恩
图片取自网络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