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味源港中公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

时光倒带至1939年,石角味源港中华公学在橡胶园里开办了,直到1981年迁至现今校址。历经了80年风雨岁月,默默地培育了三代人,如今味源港中公更茁壮成长,延续着它作育英才的使命。

味源港中华公学的原名为培元学校,创办于1939年。味源港在早期称为毛烟港,乃是石角区最大的一个华人农村,面积约六千亩。

当时,乡贤们高瞻远瞩,十分重视教育,因此筹建学校的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建校工作在乡民们的通力合作下得以顺利进行,并在1939年建峻,命名为培元学校,借培中华文化之元气焉。

初建成之校舍有两间课室,中间一个礼堂,后有两间教员卧室及一间厨房。顶用盐瓦,墙用木板,地板尚是泥地,后来才铺上洋灰。开课时,学生共有41人。

随着砂拉越沦陷受日本统治,培元学校也因此被迫停办。1947年改名为中华公学。1955年决定增建校舍,筑起了另一座有两间课室、卧室与办公室的双层木板校舍。不过,由于当时局势动荡而使到许多住户迁走,学生人数也因而减少。

味源港中公的礼堂。

重建中华公学

一间双层钢骨水泥新校舍于1980年底峻工,包括办公室、图书馆、厕所和三间课室。

1982年,培元幼儿园新校舍建成,过后篮球场、沥青跑道、科学室与生活技能室也陆续建成,使整个校园更加完善,迈向新的里程碑。

一栋四层楼新校舍,令味源港中公呈现全新面貌。

新教学楼

来到二十一世纪,在味源港附近房屋及商店林立下,可以预见的是,该校前景一片光明,学生人数会与日俱增,于是该校筹建一栋四层楼新校舍,包含24间课室,耗资逾500万令吉,并在2017年建竣,令味源港中公呈现全新面貌。

在教师努力与默默耕耘下,学生不论在学术和体育方面都有骄人的成绩。在运动方面,味源港中公的运动健儿常在石角区华小联合运动会中有优异表现,且在学术方面,小六生在小六评估考试中都有良好表现。

味源港中公学生以华裔生居多。

展望未来

味源港中华公学创校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这超过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经过了许多风霜的洗礼与岁月的煎熬,始有今天的规模,除了应铭记先贤创办母语教育的苦心,更应珍惜现有的成果。

味源港中公校董会主席林亚德忆起在2017年竣工的新校舍筹建过程点滴,荣幸获得利安建筑公司老板陈悦枝捐助200万令吉,加上教育部拨款及社会贤达协助,才成功筹获 500多万经费,使到新校舍顺利落成。

美丽校园赋予我们快乐学习的好氛围。

他说,味源港中公在1939年创办,距今已有80年历史,目前校内仍有一些建设项目有待提升,包括荒废的运动场,有待提升。

他也建议石角区多间华小联合向政府申请在当地建设多用途中心,作为举办运动会等活动用途,提供当地多间学府的学生更多便利。

校方耗费小经费完成的美化工作,美轮美奂。

味源港中公校长张珲敉说,目前全校学生人数达246人,学前教育占了25名学生。该校在明年将开设多三班,而学前教育班也开设多一班。

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张校长说,该校小六生在小六评估考试中取得成绩进步奖,而巴达旺教育部也颁发课堂评估表现优异奖给该校,值得赞赏。

她说,校方一直以来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包括为了提倡健康生活,带领学生每周三在礼堂做早操。

味源港中公校长张珲敉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内外活动。

“其他校内活动有新春剪纸活动、新春团拜等,学生家长受邀参与,而学生的庆生会,父母也会受邀出席,让孩子敬茶给父母,并表达内心话,这种场面常令父母、学生及师长们感动掉泪。”在校外活动方面,校长报告说,该校学生在校内外比赛也有卓越表现,如代表砂州前往西马参加机械人国际比赛。

张校长也说,校方注重美化校园活动,早前耗费了小经费就成功在一个空地上进行美化工作,参与其中的老师及学生们的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也因此感谢这些幕后功臣。

晋汉连省津贴华小董联会在会长蔡文铎带领下,到访味源港中公进行交流。

越走越精彩

晋汉连省津贴华小董联会会长蔡文铎感欣慰,这些日子走访学校可说越走越精彩,学校设备一间比一间更好,因此他呼吁校方善用政府每年提供的五千万令吉维修拨款,让校舍更趋完善。

他忆起味源港中公筹建新校舍,当时本地殷商陈悦枝以低于成本造价方式为味源港中公建设新校舍,过去他也曾为其他几间华小,如水塘路中公、新山肚中公、古晋四小、晋连路22哩大富村华小,以同样方式建设新校舍。

“今年,陈悦枝又捐献了16万令吉,作为董联会在走访成员学校时提供基本设备的经费,他这种无私为教育的精神令人钦佩。”

对于味源港中公,蔡文铎认为,该校学生人数每年增长,因为附近房屋发展蓬勃,预计全校学生人数可突破300位,每班即开设两班制不是问题,毕竟该校有学前教育班衔接上小学。

附近新建住宅区与学校毗邻,可以预见味源港中公的学生人数将与日俱增。

活动多样化

他也发现该校的课外活动多样化,注重学生健康,同时举办营造中华文化气息的活动,这很重要。

“这学校在招生方面虽不受国际学校的威胁,但它的优势是在校园里发扬中华文化,这是国际学校所不能提供的,且让家长参与校内活动,也能增进亲子间关系,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校的动态。”

蔡文铎也说,味源港中公的机械人及编码工作坊让他印象深刻,这证明校方比别人走得更前面,这是楷模,因为国家依赖下一代开发创新领域,但我们的研发被抛落后头,教育课程也过于宗教化、种族化。

有鉴于此,他希望教长不要再纠结于无关痛痒的课题上,反之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编码课程在泰国已被列为重要科目,马来西亚也需提升数理课程,开创科技创新领域,为学生提供激发创新,否则如何应对工业革命4.0?

他也希望砂州能取得教育自主权,因为教育是国家资本,不容得半点忽视。

报导/杨丽华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