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交友约会 青少年要保护自己

15岁的华裔少女,在脸书认识了一位男生,随后两人成了网友。在男网友的邀请下,少女答应随他外出,更在午夜期间,上了对方的轿车。根据新闻报道,少女坐上男网友轿车后,就直接被载到一家酒店,并遭对方霸王硬上弓,遭受凌辱。翌日,该男网友还把少女载往吃喝玩乐,直至晚上10时才把受害者送回家。少女在回家后,因受到家人质问便将事件全盘抖出,深感愤怒的家人之后带着少女到警局报案。

青少年们﹐无论是使用脸书还是聊天软件上网与人交友聊天,一定要提高警觉,懂得如何在虚拟的世界里好好保护自己!

这起案件就发生在马来西亚,15岁还未成年,而嫌犯是一位30岁的男性。30岁应该属成熟稳重,并有着大哥哥的担当和责任,可他不但行坏,还欺凌入世未深的小女孩。然而纵观整起事件,青少年手机交友才是首要问题!因为,类似案件多次重覆性发生,不仅仅在我们身边,像这种属于手机交狼友或恋童癖罪犯,在世界各个国家比比皆是,他们就躲在暗处滋生着罪恶。

而这一事也提醒着我们,儿童的性安全教育,孩子和父母双方都不能缺席。性安全教育,不应该是一时的新闻热点,它们应当与学识素质教育同样重要,纳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日常范围。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适时干涉青少年手机交友,以及教导孩子们,若意见危机,要如何机警自保!

●小实验测人心

为了让众人知道,一个未成年少女在社交网络上,会遭遇多少“看不见的危险”,一支来自国外公益组织Bark,就实行了一项长达9个月的实验。他们让一位37岁的妈妈,在社交网络上假扮成15岁的小女孩,看看会有多少个男性被吸引。结果在这段期间,通过与执法部门和政府合作,他们不但多次举报成功,还抓捕了多位恋童癖罪犯。然而,残忍的事实是,这样抓依旧只是杯水车薪。

Bark的主要业务是利用人工智能对网络上有关诱骗和性侵犯的内容进行监测,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线上活动。而这位妈妈Roo Powell就是该公司的员工之一。两年前,Roo的团队就曾经拦截了一位12岁初中女孩和一位40岁男性恋童癖的私信对话。从对话中,Roo的团队发现,这名男性并不只是在和女孩对话,而是在虐待她,支配她,给她洗脑。他通过学校邮件找到她,引诱她拍下自己的照片和视频,再迫使她发送给他……

她们也发现到,在大众常用的社交媒体上,比如Snapchat、Instagram,有大量“捕食者”(坏人)正隔着网线虎视眈眈,对儿童进行性剥削。于是为了让社会重视这样一个问题,公司决定让Roo Powell在社交媒体上假扮一名15岁少女“Libby”,而为了让账号看起来足够真实,团队几乎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好比不采用虚拟照片,反而直接想办法让37岁的Roo来做模特进行拍摄,Roo更专门去买了青少年喜欢穿的衣服和首饰,向专家学习了青少年平时的“行为动作”和“说话方式”。团队也给Libby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人设”,包括她的家庭情况、社交圈子、爱好等等。果不出所料,在账号发布的第一个小时,就有7名成年男性私信了Libby。9天的时间里,共有92名男性私信了她,私信内容不堪入目,有发各种性暗示性骚扰,甚至还有充满威胁性的。

之后,她们又设计了一位11岁Bailey的账号,结果她所遭到的操纵、骚扰以及语言虐待程度更为严重,对方提出的要求也更多。多个男性给她发送下流的照片和视频,言语上的羞辱与骚扰比起Libby更为不堪。除了Libby和Bailey,Roo的团队还伪造了一些账号,虚拟出来的人物都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她们无一例外都收到了不堪入目的私信。

Libby和Bailey是虚拟的,但是有成千上万个活跃在社交平台的孩子却不是虚拟的。

值得注意的是,Bailey的账号是公开的,但是其它有些账号是私密的,可是依旧会被成年男性骚扰。也就是说,即使用私密账号也防不胜防。为期九个月的项目,多个账号,数不清的私信。即使是团队里的成年人,在长期看到这些内容也感到痛苦和备受煎熬。

这些性罪犯想要性虐待或精神虐待一个孩子,不需要她/他现实见面,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操控对方,一步一步让对方坠入深渊。

面对充满诱骗,虐待甚至威胁的文字,他们会焦虑,会害怕,甚至会大哭。可是如果接收者真的是一个未成年孩子呢?你们究竟会怎么样?他们真的不敢想。

不过,无论这团队如何努力阻止悲剧的发生,他们发现到,对于孩子们的保护依旧不及家长和监护人。因此,他们决定公开自己的真实面目以说服别人,这一切都是真实而不是编造演绎的。并且恳请所有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保持警惕,保护好孩子。

Roo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家长应该尽早、尽可能频繁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知道他们所用的app,知道他们所联系的对象。同时,确保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是充满信任和爱的,这样当面对危机,孩子们才有勇气向自己寻求帮助。

●如何提防

如今网络发达,人际交往已不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甚至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广交天下朋友。但这种便利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却可能是场灾难。那么,孩子该如何提防“误交损友”?毕竟比起没收他们的手机,教导他们正确的应对方式更为恰当。

面对青少年网路交友问题,应当探讨并同理其背后的原因,而非一味地禁止与管制。毕竟青少年网路匿名交友背后的心理,原本就是源自于期待被认同与渴望拥有个人隐私。

★五大青少年网友交往准则

当青少年在呐喊隐私自由,尊重自我的同时,希望你们把这些网友交往准则铭记不忘,不要让自己迷失在网络世界。

1)不透露个资:包含个人资讯、电话、 GPS定位功能、所在位置。

2)不传送隐私照片:不轻易传送个人照片,并任何状况下,绝不提供自己的清凉隐私照片或影片。

孩子进入了网络世界,就像是掉入了一个莫大的黑洞,父母亲常常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去理解孩子在无垠的网路世界里的交友情况,以及与网络资源的互动。这些都是现在家庭中常见,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3)无金钱往来:绝对不和网友有金钱上的往来。

4)不轻易约见:务必有经过长时间的互相联系过程才考虑约见面,而且务必彻底掌握对方的身分、年龄、个性、家庭、学校等个人资料。

网上有句话流传很广:“你嫌性教育太早,恋童癖不会嫌你孩子太小。”要从小告诉孩子,哪些身体部位是隐私,不能给别人看,更不能被别人摸,也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身体。

5)不私下单独见面:无论觉得对方多么值得信任,只要相约见面,绝对要避开隐蔽的房间、偏避的地方、住所、巷弄等;要约在人多的餐厅速食店、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可抵达的地方。也不要单独赴约,最好先参加网聚,或找同伴,出门前也务必将对方的相关资讯告诉父母或信赖的朋友。

●青少年危机预警教学

父母亲对你们的保护重重﹐管束万千,都比不上你们遇见危机的处理能力,这些危机预警原则是︰

1)不单独搭乘对方的交通工具。

2)绝对不同意对方突然改变见面地点,特别是改到偏僻隐密的地方。

3)见面时发现对方不是一个人,一定要借故离开。

4)离开现场再回来时,绝对不再食用原来的饮料与食物。

5)绝对不续摊,不晚上出街。

6)身上务必携带防狼用品,如喷雾器、携带式辣椒水等。

7)随身携带手机,并随时随地打卡报告行踪。

8)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一见面就觉得怪怪的、毛毛的,就应该借机离开。

文︰薇恩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